顶点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明朝败家子 >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:惠及天下


刘二一脸诧异。

        默默的弯腰进了低矮的屋子,虽是傍晚,可天还未全黑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在屋里视线依旧模糊不清,刘母舍不得蜡烛,没有点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只有巴掌大的屋子里,可谓一眼看穿,这里没有耳房,一家三口,各自在角落里铺了麦杆和被褥,而后用帘布拉起来,区分开了各自睡卧之处,中间是一个饭桌,尔后是一个长条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便是刘二的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然……刘家唯一奢侈的地方,就是在一个角落里,供了一个牌位,这是刘父的灵位,灵龛前,还烧了香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今儿家里是有点不一样的,此时……长条凳上,正坐着一个老者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人也是山东人,和刘二乃是同族,当初逃荒,村中逃出了十数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刘老是带着三个儿子出来的,也在此落脚,因为家里壮力多,刘氏一族,但凡是在京的,大多有什么纠纷,都需寻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老拉风箱似的一阵咳嗽,随即抬头看了刘二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母则给刘老倒了水,刘家妹子是闺女,自是躲到帘布后头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二憨笑道:“三叔,您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老却是表情严肃,道:“坐下,认真说话,你年纪几何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二十有三了。”刘二老实的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二十有三,还未娶媳妇,哎……若不是那一场大灾,你爹若是没死,现在……早就给你张罗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说到这个,刘母便在一旁抹眼泪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她这辈子,无论是做闺女的时候,还是过了刘家的门,已活了四十多年,可人命本就如草芥,所经历的灾难,也不知多少次,身边不知多少人,或是病死,饿死,哪怕是太平时节,可能昨日还活蹦乱跳的人,今日便因为劈柴,死在了山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生死的事,对于刘母而言,早已见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父死的时候,也不过是借了个草席,随意埋下,她拉扯着两个孩子,又是逃荒,又是安顿,这其中的辛苦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但凡念及死去的丈夫,刘母眼睛便发红,眼角的余光,不禁看向那牌位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老便怒斥道;“真是妇道人家,生死有命的事,哭个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声音极有威严,刘母便忙收了泪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老磕了磕手中的杖子,随即道:“刘二,你们家,就你一根独苗苗,还指望着你传宗接代呢,不取妻生子可不成。可你看看你们现今的样子,谁家的女儿肯嫁了来。刘二啊,你是本分人,只晓得埋头做工,这事儿,你母亲不说,想来早就心急如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二心头一热,他也想寻个婆娘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没有啥要求,是个婆娘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老随即又道:“西山新城的事,知道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二摇头:“今日是听到许多人提西山新城,只是我没怎么用心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脑子不开窍。”刘老吹胡子瞪眼,气呼呼道:“西山新城现在卖宅子了,三两银子一丈,老夫算过,你家人少一些,哪怕将来就算是娶媳妇,这三居也够了,思来想去,十几二十丈,足以安置下来。你可知道这价格,只是新城的二三成吗?你知道楼房吧,就是新城的那种,不过西山新城的,更高一些,老夫今日来,就是来说这件事的,我虽不是你爹,可你爹过世啦,我这老骨头今儿便倚老卖老,做这个主,我家的大子,你也晓得,他读了书,现在在蒙学里做先生,是知晓事理的,催促着家里来买,老夫家里宽裕一些,三套宅子,三个儿子一人一套,可是你……迄今还是学徒,你又没了爹,虽晓得你母亲持家勤俭,想来也攒了一些银子,却不知够不够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说着,从怀里掏了一个油布包来,一层层揭开,里头是一两张已有些发黄的宝钞,都是最小额的,除此之外,又从腰间解下一串铜钱来,点清楚了,搁在桌上:“这是二两银子和几百个钱,不多,我……咳咳……”他咳嗽了一阵,又道:“你自己凑一些,要赶紧,不能耽误了,明日就去西山新城,下手要快。这是镇国公他老人家的恩典,我那大子特意跑来,说的就是这个事,这天底下,没人比镇国公他老人家更念着咱们百姓了,这三两银子的价钱,就和地上捡宅子差不多,人要先安居,才能立业,立了业,便能成家,这是祖宗们的道理,不会有错的。这银子,你拿去,我那也得顾着自己三个孩子呢,只能拿这么多,好啦,我要走啦,谨记着,明日便去,若耽搁了,明日我就来打断你的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老说罢,起身,直接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二却还是觉得跟浆糊一般,脑子依旧转不过弯来,老半天,回过劲来,那布帘子后头,钻出刘家妹子,一把扑上来,扯着刘二,清脆的道:“哥,你回来啦,你瞧,我新学了缝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母便又在边上念叨:“你得听你三叔的,他见多识广,又肯帮衬咱们,往后可要记着这个恩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刘二唯唯诺诺的应下,当日草草吃了东西,睡下,次日天刚亮便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因置宅子是大事,刘母不放心,也要跟着去,刘二的妹子也只好带着,一家三口,本想等马车来,谁料今日要去新城的多不胜数,居然一辆马车都不肯停下,车里都是满当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母便咬牙:“走着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本就舍不得车钱,现在倒是遂了她的心愿。

        意想不到的是,这道上,竟有许多人一起一路跋涉,到了西山新城,却发现这里已是人山人海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西山新城,已是一个巨大的工地,方圆十里甚至数十里地内,到处都是挖掘出来的地基沟壑,那建起来的高楼框架,远远看去,甚是骇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家妹子觉得新鲜,天有些寒,她穿着一件花布袄子,却是刘母当初成亲的衣料改的,她显得局促,乱蓬蓬的头上,虽扎了辫子,却依旧还是蓬头垢面的样子。面上或许是天气冷,肤色干的有些可怕,以至唇也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西山新城这里,早已预料到将会有无数人来购置宅邸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……也懒得用此前高端的销售套路,直接将这发售的场地,放在了外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数十个书吏,一字排开,摆在了桌椅,桌上堆积着大量的资料,此后……再有衙门的人在旁看顾,有专门的账房摆着一桌,再到隔壁排开。

        皆等候着汹涌的人潮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即便如此,也足足花费了半天时间,刘二牵着妹子,看顾着老母,好不容易轮到了他,他对此一无所知,唯一所知晓的,就是镇国公的买卖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别的商贾搞出这个,还让他带银子来,刘二是决不相信的,这些是他的身家性命!

        可毕竟是镇国公的缘故,他心里安心,照着规矩,书吏先取十数个户型图纸:“时间有限,地段就免选了,这是户型,你且先看看,打算买多大的,看完之后,交了定金,这买卖便成了一半了,此后的事,可以慢慢来,交付首付,去钱庄办手续,寻保人来保,这都不急的,一月之内办好即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二只看着图纸,刘母也极小心的将脑袋凑过来,这是天大的事,可不能出差错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家妹子只觉得好玩儿,左看看,右瞧瞧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终,刘二落在了一个小户型上头,点了点:“这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便宜,首付只需七两。

        书吏倒是觉得怪异起来,好奇的打量了刘二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来此买宅的,虽大多都不是什么有银子的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因为这个时代一户人家人口是不少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孩子多,有的兄弟也不分家,一大家族都需住一起,恨不得这宅子能装下一大家子人才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倒是这等三居小户型,愿意来买的较为罕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顾客至上,时间有限,也没有什么好说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紧接着,便是交银子,办手续,刷刷几下,银子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二晕乎乎的,许多事还想问,可后头依旧还是人,拿着收据,便被挤到了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幸好,他刚办妥当,便又有人来了:“交完了银子吗?好极了,赶紧,你买的乃是三居,三居的样板房在那儿,走,带你去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环节是不能省的,人家毕竟交了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伙计先等了几拨人,都是三居的,方才带他们出发,所谓的样板房,是临时搭建的,远远便可看到。

        刘二和刘母心里顿时激动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门前,居然踟蹰着不敢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他们探着头,发现里头一尘不染。

        墙面上,竟是刷了白灰,雪白雪白的,而地面和半墙上,则是绿漆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是楼房,价格又低廉,也不可能铺昂贵的瓷砖。

        自然而然,这廉价的绿漆,便成了主要的材料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等特制的绿漆有诸多的好处,譬如光滑,洁净,踩着也舒坦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认真的看去,发现里头的桌椅,都是齐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母颤颤的,依旧不敢进去,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满是尘土的黑布鞋,自惭形秽的道:“老身只在外头看一看,只在外头看一看就好!”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ueshu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uesh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