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明朝败家子 >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:大开杀戒吗


马文升战战兢兢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虽每日瞎捉摸着风水和解梦之术,却万万不敢妄议这个梦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方继藩这狗东西,火上加油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话……他能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他是皇帝的女婿,怎么作都不死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者说了,他是晚生后辈,他说这话,在陛下眼里,也只是年轻人胡闹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若是陛下若是认为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话,事情可就严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啥,这是妖言惑众,是万死之罪。

        马文升一脸尴尬和无语的样子,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道:“朕在想,这世上,是不是有人,不希望太子克继大统呢?马卿家,你是兵部尚书,你在兵部,可听到过什么消息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马文升忙道:“陛下,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,此乃纲纪,臣等若是妄议此等事,岂不是大逆不道。臣自己从未妄议过,也不曾听人有人如此胆大包天,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抬头,别有意味的看了一眼萧敬,才道:“若果然有这等闲言碎语,陛下万万不可姑息养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不能姑息养奸。”弘治皇帝感慨:“你没有听说过,可太多太多人,对太子有所微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……”马文升显得尴尬,其实,他对太子,也有不满意的地方,当然,他是老臣,性子稳重,倒也不至于痛恨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微笑:“卿乃兵部尚书,朕召你来,只是问一问,你且站一边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马文升依旧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好端端的,怎么突然好似是风向变了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弘治皇帝却是气定神闲,他开始一个个召见大臣。

        行在之外。

        数百个随驾大臣跪在积雪里,许多人身子已经僵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本只是来问个安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理来说,陛下只需派一个宦官来传旨意,大家伙儿,就可各行其是,回去歇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这气氛,顿时让人骤然的变得不轻松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萧敬一次次的出来,先请大学士谢迁,再请兵部尚书,而后……又点了随驾的吏部侍郎,都察院左都御史,还有吏部右侍郎梁储,刑部左侍郎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这一个个庙堂上的重臣,召入了行在,就再没有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外头的大臣,依旧还跪在此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都觉得气氛开始有些不太对劲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所有人都开始觉得并不轻松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后,萧敬又出来:“传翰林大学士沈文,翰林侍讲学士王不仕,翰林侍讲学士刘文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三人起身,进入了行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已经吃过了三盏茶。

        站在他的身边,都是朝中的重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无一例外,都是弘治皇帝的左膀右臂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进来,拜下,行礼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看着三人,面带嘉许之色:“沈卿家,乃朕的亲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敢。”沈文从容道:“陛下,臣女已过继给了新津郡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太子妃沈氏,已成了方氏,虽然在沈文的心里,她还是自己的女儿,太子妃也认为,沈文是自己的父亲。可沈文是老油条,心知,正式场合,万万不可以太子妃的父亲自居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沈文一眼:“沈卿家,若是有人欲对太子不利,卿当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……”沈文一愣,显得有些错愕,立即道:“陛下,此大逆不道,当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态度是最明白和直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女婿是混账、LIUMANG、好色、糊涂,而且还隔三差五来借钱,现在利息都没有还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又如何,他是我女婿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就是一条狗,那也是我女婿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微笑:“嗯……那么,刘卿家和王卿家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不仕最近伙食有点油腻,没办法,姓方的只有牛肉卖,他似乎嗅到了什么:“臣不敢妄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文善道:“太子乃国家之本,若有人图谋不轨,自有国法处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弘治皇帝颔首: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他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    萧敬站在一旁,悄无声息的已退出了行在,他一出来,几个东厂的档头,以及锦衣卫随驾的千户已是上前。

        萧敬看了他们一眼,平静的道:“附近都封锁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祖宗英明神武,既下了令,卑下人等,自是布置妥当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敬欣赏的看了他们一眼:“很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一个锦衣卫千户,面露喜色,立即道:“卑下人等,在老祖宗面前,卑卑不足道,不过是尘垢粃糠,老祖宗您吩咐的话,卑下人等,尽心去做便是,当不起老祖宗的夸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敬脸色一变:“你方才说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千户一愣,期期艾艾的道:“当……当不起老祖宗的夸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上一句,卑什么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卑卑不足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敬从袖里掏出了竹片来,拿着炭笔,将这词儿记下,又道:“还有一句,叫什么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尘垢粃糠……”这千户傻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垢字怎么写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土后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敬想了想:“粃是怎么写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来写吧,写在这竹片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写完了,萧敬收了竹片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,他气定神闲。

        远远眺望,见那行在之外,跪的满地的大臣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又吩咐道:“将附近的士绅和读书人,统统请来吧,要赶紧,陛下正午,要赐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,那位毛纪先生,怎的还没有来?得催一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快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快到了就好,快到了就好。”萧敬点点头,转身,又往行在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,萧敬能感受到,一股风暴正在酝酿。

        杀人诛心,这都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今皇上,仁爱宽厚,但是并不代表,杀人这门手艺,他不懂。

        萧敬侍奉弘治皇帝多年,自然清楚,陛下不但懂如何杀人,而且……其布置和安排,还十分的高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先计算实力的对比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昌平,那些禁卫是否百分百的可以掌握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否有任何的隐患。

        当陛下可以确定毫无隐患时,接着,开始关心京师是否是否能镇住,确定刘健能把握大局,皇孙能够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后,再召太子带兵而来,当然……这只是一个后手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便是召所有的重臣,让他们一个个进入行在,当面,进行表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手,是极恐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要杀人,那也需得到大多数重臣的支持,外头的百官,只看到大学士人等,一个个鱼贯而入,自此之后再没有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妈唯一明白的,就是陛下有非常重要的事,需紧急和大臣们商议,这是一个闭门的会议,陛下一定在征询他们的建议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……接下来,一旦大开杀戒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百官们而言,这显然,都是陛下和重臣们商量好了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,即可做到将那些对朝廷有益的重臣,彻底和某些乱臣贼子割裂开来,无论从前,他们曾有姻亲,曾有过门生故吏或是师生之情。这些……已经不重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陛下暗中吩咐,连带着士绅们一道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接下来,就是布置宴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百官们跪在行在之外,双膝已是僵硬,汹涌歌歌冻得浑身颤颤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……好像已经有人遗忘了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时……毛纪的车马,已至。

        和毛纪同车的,乃是县令杨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听闻毛纪到了,杨平亲自去城门迎接。

        二人同车。

        毛纪面带笑容,看着这位父母官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平对于毛纪,自是极尽殷勤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位毛纪先生,当初,可是翰林学士,此后辞官,那更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和他相比,不过是一个蝼蚁罢了,区区县令的官身,不足道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毛公……”杨平道:“此次陛下亲来昌平,便是慕了毛公之名而来,毛公声誉卓著,现在陛下再三传召,可见陛下对毛公的厚爱,只怕今日之后,毛公又要重新起复,一飞冲天,真是可喜可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毛纪却有清醒的认识,面如止水,道:“这哪里是陛下慕名而来,只是陛下害怕了而已,哎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……”杨平不解:“这,是何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太子和齐国公,鼓捣出了新学,陛下乃是天子,他怎么不会知道,这天下,已是干柴烈火,多少人心怀不满和憎恨,陛下召吾,乃是不得有而为之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平若有所思,点头:“下县在昌平,确实也听说过许多读书人和士绅的抱怨,不少人提及某些事,都是咬牙切齿,毛公实是手段高明,一眼,便看穿了矛盾所在,那么……是否,陛下为了缓和这些矛盾,哪怕是心里还赞同太子和齐国公,却也不得不,征辟毛公,委以重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毛纪微笑:“这是礼贤下士的姿态,是做给天下人看的。可是,现实的情况,已经不容许陛下瞻前顾后了,今日承蒙召唤,在这御前,老夫正好,可以在陛下面前,据理力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平道:“先生真是高士啊,风骨如此,世所罕见。不过,陛下还召附近的读书人和士绅,一同宴请,这……倒是有些蹊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不了解我们的皇上。”毛纪叹口气;“当今陛下,最爱展现的,就是他的仁爱之心,他召士绅和读书人赴宴,乃亲民之举,这样也好,正好,让陛下看看,这昌平的民心如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第一章,开始计数。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ueshu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ueshu.com